阅读决庵的小说《一个贞烈的女孩子》,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价文章。要求:
(1)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;
(2)简要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;
(3)观点鲜明,分析细致,条理清楚,语言通顺,书写整洁。
(附夫庵《一个贞烈的女孩子》原文)
一个贞烈的女孩子
央庵
“爸爸,我实在饿的忍不住了。你四天多不给我一口饭吃,爸爸呀,你当真忍心看着我饿死吗?”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锁在后堂屋西头房里,两支手不住的捶打房门,连哭带喊,声音已经哑了。她的父亲坐在房门外一张椅子上,脸上颜色,冷冰冰的好像铁一样。听着他的女儿喊叫,忽然站起来指着房门说道:“阿毛,你怎么这样的糊涂,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,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,成就你一生名节,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。又帮你打算,叫你绝粒。我为什么要这样办呢?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,都非自己动手不可,你是个十四岁的孩子。如何能够办得到。我因为这件事情,很费了踌躇,后来还是你大舅来,才替我想出这个好法子,叫你坐在屋里从从容容的绝粒而死。这样殉节,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,祖宗的面子上,都添许多光采,你老子娘沾你的光,更不用说了。你要明白,这样的做法,不是逼迫你,实在是成全你。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,反要怨我。真正是不懂事极了。”王举人说了一篇大道理,他女儿听了还是不懂,哭喊越发利害,后来竟然对她老子大骂起来。王举人没有法子想,只好溜出来,叫陈妈把他房里书桌子上那把新洋锁拿来,连穿堂后通后院的门,也锁起来了。到了明天,阿毛的娘,躺在床上,正在为她女儿伤心流泪。看见王举人从外面进来,就向他说道:“阿毛不吃饭已经六天了,还没有饿死,还是直着脖子在那里喊骂。今天嗓子更哑,声音好像老鸭子,我听到耳朵里,比刀扎我的心还要难受,这样惨的事情,我实在经不住了。依我的意思,不如拿你吃的鸦片烟膏,和在酒里。把他灌下去,叫他死得快些,也少受许多苦。这样的办法,我想你也没有什么不愿意。王举人说:“你这个主意,我倒也很愿意办。但是事到如今,已经迟了。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,凡是绝粒殉节的,都是要先报官。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,到了临死的时候,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进酒,行三揖的礼节,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,好叫一般妇女都拿她作榜样。有这个成例在先,我们也不能不从俗。阿毛绝粒的第二天,我已经托大舅爷禀报县官了。现在又要叫她服毒,那服过毒的人,临死的时候,脸上要变青黑色,有的还要七窍流血。县官将来一定要来上香的,他是常常验尸的人,如何能瞒过他的眼。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?我如何担得起。”又过了一天,是阿毛绝粒的第七天了。王举人清早起来,躺在炕上过瘾,后堂屋里连鸭子似的声音,也听不见了。知道阿毛已到要死的时候,连忙出来,开了两道门上的锁,进去一看。阿毛直挺挺的,卧在床上,脸色灰白,瘦得皮包骨头,眼珠子陷到里头,成两个深坑,简直像个死过的人。拿手放在她小嘴唇上,还略有一丝鼻息出进。紧按她两手上的脉,也还觉得有点跳动。知道她还可以经过三四个钟头,才能断气。正当这个时候,可巧大舅爷来了。王举人就托他赶快往县衙门里去报告。又托他顺道代邀几位熟识的乡绅,预备县官来的时候作陪客。王举人叫人把香桌抬到客厅里正面摆好,就同他夫人把阿毛抬起,放在一张大圆椅上坐着,拿几根丝带子,把她从头到脚,都绑在椅子,上,抬到客厅里香桌跟前。再看阿毛,两只眼睛的光,已将散了,只有气息还没有断尽。她娘看见她这个样子,就忍不住大哭起来。王举人皱着眉头说道:“今天县太爷来上香,总算我们家里百年不遇的大典,你这样哭哭啼啼,实在太不像样,你还是忍着些好。”他夫人就哭着进后面去了。大舅爷同着几位乡绅进来了,不多一刻,合肥县官也来了。上香,进酒,作三个揖,礼毕。王举人向县太爷作揖道谢。坐定后彼此说了许多客气话,县太爷端茶碗告辞,几位陪客略坐一坐,也都散去了。王举人送完了客,向大舅爷说道:“刚才县太爷说的,他那里还预备了‘贞烈可风’四个字的一方匾额,明天早上就用他信全副执事鼓乐送过来悬挂。这件事情,一定要轰动了全城亲友,都来贺匾,又要到阿毛灵前上祭。明天还要劳舅兄的驾,早些到我这里,替我烦一烦神招待他们。”大舅爷说:“那是应该的事,何消你说,我想我这外甥女儿,不过十四岁的一个孩子,死后惊动了閣城官绅,替她挂匾.上祭,她的福命,总.....”刚说到这里,忽然听见后面上房里一阵乱嚷,老陈跑出来喊道:“老爷,请你快些进去,太太哭晕过去了。”
(原载《新青年》第七卷第2号,1920年出版)
论述历史剧《屈原》的主题及结构上的特点。
简述《再别康桥》的艺术特色。
简述《雷雨》的主题意蕴。
简述《老马》一诗的艺术风格。
阅读何其芳的散文《货郎》,结合作品实际,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价文章。
要求:
(1)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;
(2)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;
(3)观点鲜明,分析细致,条理清楚,语言通顺,书写整洁。
(附何其芳《货郎》原文)
货郎
何其芳
鼓在货郎手里响了起来。六月天,西斜的阳光照着白墙和墙外的槐树,层层的叶子绿得那样深;金属的蝉鸣声突然停止;在这种静寂里,这座大宅第不知存在了若干年了,于旅行人却会是一个惊奇的出现,这时门半掩着,像刚经过外出人的手轻轻一带。但这挑着黄木箱的货郎从草坡走下来,拐弯,经过一所古墓,不待抬头已知道是柳家庄了,举起手里的小鼓,摇得绷绷地响了起来。他已走到门前了,趁这时候我们清楚的瞧瞧他:高个儿,晒旧了的宽边草帽下,油黑色的瘦脸上露着筋,长着斑白的须,是在老年人中很难遇到的那种倔强的,有响亮的笑声和好脾气
的人。他用手推开了门。惊骇他那样没有礼貌吗?这不过是最外一道门,白天虚掩着,晚上才关闭,他知道得很清楚,他不是一个陌生的来客。瞧他那不慌不忙的神气,挑着黄木箱迈进一个石板铺成的大院子,向前走四五十步,站着望那严闭的两扇大门和门上的半锈的铁环,手里的?鼓又响了起来。鼓声是他的招呼,告诉人“林小货来了”。林小货就是他的名字。没有人问他的家在哪儿,家里还有什么人,他已多大岁数了。人们都和他太熟识,反而不问这些了,凡是当他从路旁的茅草屋过,农夫农妇都喊他的名字,买几根针,几尺布。于这些大宅第,他像一只来点缀荒凉的候鸟,并且一年不止来一次。但现在门内没有动静。他放下担子,放下鼓,把草帽边垫着阶石坐下,低着头。他在想什么呢,这老来还要自谋衣食的人?难道想坐在这门外睡一觉吗,在这西斜的阳光里?轧轧,一个老女仆随着门开走出来:“林小货吗?来多久了?”
“刚一会儿。’
“干吗不叫?要是我不出来掐青菜
“我刚坐下歇一会儿。我想总会有人出来,这晚半天。”
“老爷往常倒在这时候出来走走
“现在不了吗?”
“现在病了。”
“那么,劳您的驾,告诉老太太一声。”
这宅第的主人病了。这消息使他吃惊吗?他倒是有点惘然。想象那样一个和善的老头儿,拥有富足的田产,度着平静无波浪的生活,算是有福气了,而缺乏一点康健,正如这巨大的宅第缺乏一点热闹的人声。像故事里的员外,晚年才得一位公子。小姐们早出嫁了,公子也在娇养中长大了,但又到远远的地方去了,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仆人。仆人们是不许高声讲话的,他们的脚步差不多是无声的来往在厅里,在走廊间,在楼梯上。这些林小货都知道。并且记得那和善的老头儿对他毫不拿身份,喜欢和他攀谈,谈年岁收成,谈县城里的事。他是很难得到县城里去的,因此林小货的话可多了,但他并不厌烦,有时还谈到他的公子。“听说公子很有才学,将来会做大事的。”“要是在从前倒也许一”叹一口气。 “还不回来娶媳妇吗?"时常有媒人来说亲呢。”“像老爷这样人家,挑选得太难了。”“倒是他不愿意。孩子们的事情,现在我们不能做主了。”
老女仆重出来了,身边跟一条黄狗。狗也认识林小货,走拢来嗅嗅他的衣角,摇摇尾。
“老太太问有什么新来的货?”
“哪有甚么好的。要用好的货,老太太早派人到县城里去买了。”但他还是打开了箱子。大概这女仆已受了嘱咐,由她作主的挑了一些东西。林小货是卖不了甚么也得走走。而这些大宅第的主人呢,向来是不缺乏什么也得买点他的货。
“老太太叫你就在这儿吃晚饭。”
“天还早,多谢了。说我问老爷的病。”
“还到哪儿去?”
“不到哪儿去也得走了。”
我们这倔强的瘦瘦的朋友戴上他的宽边草帽了。夕阳灿烂。他挑着黄木箱走出门外,陡然觉到自己的衰老和担子的沉重。将赶到一个市集里去吃晚饭吗?将歇宿在一家小客店里吗?将在木板床上辗转不寐,想着一些从来没有想到的事吗?他已走下草地,拐弯,经过一亩稻田,毫不踟蹰的走到大路上了。他又举起手里的鼓,正如我们向我们的朋友告别时高高举起帽子,摇得绷绷绷地响了起来。
一九三五年二月二日
阅读决庵的小说《一个贞烈的女孩子》,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价文章。要求:(1)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;(2)简要分析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;(3)观点鲜明,分析细致,条理清楚,语言通顺,书写整洁。(附夫庵《一个贞烈的女孩子》原文)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 央庵 “爸爸,我实在饿的忍不住了。你四天多不给我一口饭吃,爸爸呀,你当真忍心看着我饿死吗?”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锁在后堂屋西头房里,两支手不住的捶打房门,连哭带喊,声音已经哑了。她的父亲坐在房门外一张椅子上,脸上颜色,冷冰冰的好像铁一样。听着他的女儿喊叫,忽然站起来指着房门说道:“阿毛,你怎么这样的糊涂,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,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。又叫你娘苦口劝你走这条路,成就你一生名节,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。又帮你打算,叫你绝粒。我为什么要这样办呢?因为上吊服毒跳井那些办法,都非自己动手不可,你是个十四岁的孩子。如何能够办得到。我因为这件事情,很费了踌躇,后来还是你大舅来,才替我想出这个好法子,叫你坐在屋里从从容容的绝粒而死。这样殉节,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,祖宗的面子上,都添许多光采,你老子娘沾你的光,更不用说了。你要明白,这样的做法,不是逼迫你,实在是成全你。你不懂得我成全你的意思,反要怨我。真正是不懂事极了。”王举人说了一篇大道理,他女儿听了还是不懂,哭喊越发利害,后来竟然对她老子大骂起来。王举人没有法子想,只好溜出来,叫陈妈把他房里书桌子上那把新洋锁拿来,连穿堂后通后院的门,也锁起来了。到了明天,阿毛的娘,躺在床上,正在为她女儿伤心流泪。看见王举人从外面进来,就向他说道:“阿毛不吃饭已经六天了,还没有饿死,还是直着脖子在那里喊骂。今天嗓子更哑,声音好像老鸭子,我听到耳朵里,比刀扎我的心还要难受,这样惨的事情,我实在经不住了。依我的意思,不如拿你吃的鸦片烟膏,和在酒里。把他灌下去,叫他死得快些,也少受许多苦。这样的办法,我想你也没有什么不愿意。王举人说:“你这个主意,我倒也很愿意办。但是事到如今,已经迟了。你要晓得我们县里的乡风,凡是绝粒殉节的,都是要先报官。因为绝粒是一件顶难能而又顶可贵的事,到了临死的时候,县官还要亲自去上香进酒,行三揖的礼节,表示他敬重烈女的意思,好叫一般妇女都拿她作榜样。有这个成例在先,我们也不能不从俗。阿毛绝粒的第二天,我已经托大舅爷禀报县官了。现在又要叫她服毒,那服过毒的人,临死的时候,脸上要变青黑色,有的还要七窍流血。县官将来一定要来上香的,他是常常验尸的人,如何能瞒过他的眼。这岂不是有心欺骗父母官吗?我如何担得起。”又过了一天,是阿毛绝粒的第七天了。王举人清早起来,躺在炕上过瘾,后堂屋里连鸭子似的声音,也听不见了。知道阿毛已到要死的时候,连忙出来,开了两道门上的锁,进去一看。阿毛直挺挺的,卧在床上,脸色灰白,瘦得皮包骨头,眼珠子陷到里头,成两个深坑,简直像个死过的人。拿手放在她小嘴唇上,还略有一丝鼻息出进。紧按她两手上的脉,也还觉得有点跳动。知道她还可以经过三四个钟头,才能断气。正当这个时候,可巧大舅爷来了。王举人就托他赶快往县衙门里去报告。又托他顺道代邀几位熟识的乡绅,预备县官来的时候作陪客。王举人叫人把香桌抬到客厅里正面摆好,就同他夫人把阿毛抬起,放在一张大圆椅上坐着,拿几根丝带子,把她从头到脚,都绑在椅子,上,抬到客厅里香桌跟前。再看阿毛,两只眼睛的光,已将散了,只有气息还没有断尽。她娘看见她这个样子,就忍不住大哭起来。王举人皱着眉头说道:“今天县太爷来上香,总算我们家里百年不遇的大典,你这样哭哭啼啼,实在太不像样,你还是忍着些好。”他夫人就哭着进后面去了。大舅爷同着几位乡绅进来了,不多一刻,合肥县官也来了。上香,进酒,作三个揖,礼毕。王举人向县太爷作揖道谢。坐定后彼此说了许多客气话,县太爷端茶碗告辞,几位陪客略坐一坐,也都散去了。王举人送完了客,向大舅爷说道:“刚才县太爷说的,他那里还预备了‘贞烈可风’四个字的一方匾额,明天早上就用他信全副执事鼓乐送过来悬挂。这件事情,一定要轰动了全城亲友,都来贺匾,又要到阿毛灵前上祭。明天还要劳舅兄的驾,早些到我这里,替我烦一烦神招待他们。”大舅爷说:“那是应该的事,何消你说,我想我这外甥女儿,不过十四岁的一个孩子,死后惊动了閣城官绅,替她挂匾.上祭,她的福命,总.....”刚说到这里,忽然听见后面上房里一阵乱嚷,老陈跑出来喊道:“老爷,请你快些进去,太太哭晕过去了。” (原载《新青年》第七卷第2号,1920年出版) - 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-诚为径搜题找答案
版权所有:湖南晨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:第43010420210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