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德育目的确定的主观依据是
政治制度
观念因素
民族文化传统
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
根据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解释,4-5岁属于
自主对羞怯阶段
主动对内疚阶段
勤奋对自卑阶段
亲密对孤立阶段
点击查看答案
德育是把外在的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。这一观点是
德育转化说
德育内化说
德育内外化说
德育建构说
学校德育与一般社会影响的不同,既表现在它的组织原则具有鲜明的计划性,也体现在
其实施具有复杂性
其引人具有多端性
其价值影响具有正面性
其展开具有生成性
法国教育家涂尔干指出:“道德的目的就是社会的目的。合乎道德地行动就是为着集体的利益去行动...道德的出发点正是社会的出发点。”这一主张属于
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
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
精英主义的德育目的
平民主义的德育目的
从班级的集体风气来看,防卫性风气使得个体道德发展取向更容易
趋向道德
走向自律
悖离道德
维持他律
影响德育目的确定的主观依据是 - 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-诚为径搜题找答案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用户协议 网站地图
版权所有:湖南晨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:第4301042021097号